目前,继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次浪潮之后,人类开始迈进智能时代。特别是进入2014年,智能两个字已不新鲜,无论是家电企业,还是家居企业,无不是与智能紧紧拥抱。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技术在家庭层面的应用和体现。”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家居更多是以 自我控制而自居,而智慧家庭则追求健康、低碳、智能、舒适、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方式。从这点看,智能家居企业的同质化短拼并不奇怪,因为在定位上就 不具有智慧家庭的功能。如果从消费者角度看,智能家居暴露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智能不智。在中国市场,从来不缺乏跟风、概念炒作者。
15年前比尔·盖茨提出的“维纳斯”构想,让智能家电的概念第一次为世界所知,但高昂的成本和技术短板使这一计划最终不了了之。在目前,很多打着“智能牌”家 居的产品距离实际意义的智能控制有着很大的技术、功能上的差别,甚至没有一点儿的“智商”。
二是智能低智。与上述问题接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智能低智病”。
对于“智能家电”,在很久的时间里,它都只徘徊在概念层面。有行业人士感叹,现在说到家电业必谈智能化,大家都期望“站在台风口飞起来”,借助智能化搭起家 电和互联网的桥梁,进而实现互联网化转型。实际上,按照真正的智慧家庭要求,智能家电应该是智能设备的网络化,它们能以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借助大 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完成属于特定产品的语言沟通。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家电设备的智能化还没起步。目前,很多家电产品连基本的操作设置都不够人性化,就 别说智能化的设计了。比如,有些智能化电视,由于操作方法太复杂,老人想看电视反倒连电视节目都调不出来……
三是互联不通。目前,很多智能家电企业推出的产品在设计上做不到整体智能。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将目前的智能化称为“维持性创新”,即在产品原有功能上增添一些智能化的因素。他认为,这些还不是革命性创新。在 洪仕斌看来,白色家电要想真正实现智能化,需要推出足以让消费者离不开的产品。从智慧家庭的消费需求看,不管是哪个品牌或是怎样的产品,家电设备之间必须互联互通互控,这样才能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但目前的状况是,每个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实为“画地为牢”。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不同品牌的 家电产品,但它们却无法互联互通。最终,每个家庭都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个“孤岛”,这样也就失去了智能的效应。致使智慧家庭还是停留在梦想阶段。智能家电 行业需要一个能实现各品牌设备兼容的协调平台,为各品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搭建一个桥梁,保障不同品牌的产品可以无障碍地“对话”。
四是智能无情。智能家电应该承载出家庭温暖、关爱等特点,否则就不该称作智能。
智能化是家电产品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在08年就有企业推出智能化产品,但智能化一直是一个促销噱头。对于智能家电,无论做传统家电的企业还是近几年兴起的 企业,都抛出了美妙的智能故事,但实际上呢?却没有企业能够做到家电的人性化。那么,智慧家庭应该如何做到实处呢?家联国际作为目前国内最有系统性、专业性的智慧家庭战略布道者,给智慧家庭做了全新的注脚。洪佩军博士认为:“智慧家庭中的家电,追求越来越高的智能化是必要的,但不管它们是传统家电还是智能 家电,不能再是孤立的或者自成体系的,必须通过家庭层面的互联互通实现拟人智能、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服务,让家用电器不再冷冰冰,而是家庭中的一员。”
就在谷歌收购Nest前,由家联国际、上海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全兼容性平台——iComhome家联网平台推向市场。洪佩军博士认为,智能家居是阶段,智慧家庭才是方向。洪佩军博士表示:“我们研发的 iComhome家联网平台是基于‘端+云+端’的智慧家庭云平台。第一个端就是创造感知、互联、智能的家庭智能网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完成人们交互、关怀、SNS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