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扎堆往智能家居这个产业里跳了。个人认为,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尚未成功上位,却求胜心切,自身遇到了行业发展瓶颈。这些障碍与瓶颈是什么?试列如下:
一、无统一标准的衡量
现今实现的智能家居,大多数都是自成各家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实智能家居就是一个小型的家庭物联网,各项产品设备必须相互联结,不能说生产单个产品就可以称为“智能家居”。但现在市场更多是以单个产品为主打的智能家居,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头等产品,往往需配合一个无线终端来控制实现,没有统一标准所造的“战略级”产品,怎么服众?
由于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的整体统一性,因此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造与维护,一旦形成不同标准的智能家居,其兼容和操作的复杂性也往往令消费者可望不可及。这样的结果就是,出于不同标准质量衡量的产品以及系统会导致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这一事物的新鲜程度降低。因此,克服个别企业单干特点,整体行业精诚合作,形成一套有统一的家居信息交换标准,对于自身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都是一大益处。
二、成本与价格不亲民
这里成本指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价格成本,而是用户产生的成本,里头包括用户的购买费用支出、自身时间精力的消耗以及承受产品自身所具备的风险。
消费者想让智能家居为自己服务,结果却发现自己在服务产品。
三、无安全信任感的恐慌
智能家居也如汽车、手机电池类似,安全问题同样让不少用户头疼,而对于想尝鲜的消费者来说,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性首先是他们购入产品的前提。当你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智能终端(第一智能终端为PC端)来控制家居产品的调节,万一控制程序出现Bug或者发生意想不到的因素,而用户自身无法及时处理,服务商又不能及时跟进,是不是会产生重大的灾难问题?
四、缺少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
对于生产商来说,目前的智能家居主要集中于开关整合上,例如:灯光控制、音响控制、安防控制、家电控制,但对于用户真正的需求却没有切实把握。现实情况就是众多产商大肆宣传其产品功能,但忽略用户自身的体验感受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却妄图想让消费者为其产品买单。产品功能的实现务必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梳理一定的行为模式,从“人”的视角去看待产品,围绕产品体验问题来引发对情感化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智能家居,本身就是想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对智能家居的一种体验式生活。而复杂的系统操作、不切合需求的功能、缺乏人性化的交互设计、没有击中用户痛点的需求,也正是不少智能家居产品备受冷落的直接因素,让一件新潮的产品最终沦为一件不合理又碍眼的“高科技摆设”,这对于科技来说,是一件多么悲催的事情。而这也要求产商花足够多的功夫在功能交互上和数据收集上,让产品紧贴用户的角度。 五、行业培养土壤不深厚
鉴于小米科技的雷军、腾讯的马化腾、网易的丁磊等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位优秀卓越的产品经理,而新时期的智能家居行业,结合互联网发展大潮,但始终缺乏一位拿得出、叫得出名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就算拥有一位接地气、切合用户实际需求的产品经理还是不够,关键是在于是否具备将互联网思维与硬件功能思维融为一体的眼光,比别人更快一步!
作为一个过渡成长阶段的行业,业界中具备大量号称提供完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公司,纷纷宣传其自家对于硬件的高超整合,但实际上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了,因此市场依旧一潭死水。成长阶段中的基础还没扎实打好,短时间内便想谋求更高地跳跃发展,这更是不切实际的举动。就算市场活跃,但充斥大量低门槛的产商,也会如智能手机一样,拼价格、拼配置,
实际上,市场的真实情况是最庞大的消费人群集中于中端市场,只有将“智能家居”这一产品概念彻底融入于这一群体当中,让人们明白,智能家居并不是富人、极客等才有资格享受的生活,进而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口碑,培养行业成长的肥沃土壤。
总结:
“智能家居”这个让中国纠结十几年的智能领域,如今在紧贴互联网发展的中国经济下,重新成为新一代智能科技的爆发点。但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个产品、单个系统甚至单个企业可以短时间内解决的,是需要整个智能家居行业花费时间精力,联合起来探索解决的,才能给予消费者带来人机交互的愉悦快感!
理想中的智能家居:它拥有统一有序的衡量标准,贴合人性化的需求,智能操作则让家居体验更加随心所欲,融入于每一天普通家庭生活当中,无论是老人、小孩,甚至残疾人,都可以无障碍地实现智能家居的傻瓜化操作。希望从此文中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参考启发,引发对智能家居新变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