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升温。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地区)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记者近日在对相关专家和具体承建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 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绝不能“一哄而上”、急于求成,还需要各地政府做好城市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城镇化提速催生“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城镇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4.6亿人增加到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在6月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王凯表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到2030年或将达到70%。
在我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城市国家”的背后,是大量人口密集城市的兴起。如何支撑这些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发展,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
“在这一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我国多个城市成功布局了“智慧城市”战略的神州数码,已成为这一产业领军企业的代表,其CEO林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必然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更好地提供各类服务。
智慧城市,是指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相关技术,通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
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地区)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以神州数码具体承建的项目为例,截至今年3月31日,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已在全国67个城市展开,并与郑州、武汉、南京、扬州、张家港、桂林、佛山、昆山、福建、海南、福州等11个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表示,得益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三大基础技术的逐步成熟,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提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进入一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
专家表示,通过信息的融合和数据挖掘,智慧城市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最优化的信息决策。更重要的是,智慧城市能够为不断增加的市民提供无所不在、随时可用的市政服务和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从而推动城市繁荣、民生幸福、社会稳定。
单体解决方案向系统化平台拓展
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旅游……当生活中的元素逐个被打上智能的标记,我们悄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在智慧城市中了。
“其实,这些单个的解决方案已经不新鲜了。”林杨告诉记者,“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承建企业必须深入到城市的各项运营中去,这才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正确方向。”
业内专家也表示,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走到今天,其实仅仅只是个开局。无论是美国芝加哥的新公安系统,还是丹麦哥本哈根的智慧医疗,以及国内早期提出的一些建设方案,由于都专注于某一项服务的解决方案,所以都还不算完整。可见,要真正实现一个成熟的“智慧城市”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为北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智慧蓝图”,提出到2015年,北京要实现向“智慧城市”的跃升。《纲要》中提及的全市联网的人口信息系统,全路网智能交通监管体系,保障房将建网上服务系统,居委会可办理就业、社保,重点食品、药品将实现全程监管和追溯等一系列智能手段,迅速成为北京市民的热议和期待。
事实上,这份《纲要》的出炉绝非一蹴而就。从2010年提出到2012年发布的3年间,《纲要》经历了30多个版本的反复易稿,才最终“修成正果”。记者了解到,《纲要》的撰写,伴随了相关部门对智慧城市理解的不断深入,平台化和体系化成为最终版本的重要特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说,“智慧北京”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可以归纳为:实现一个基础提升和四类主体的智慧应用体系,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郭为亦从承建企业的角度提出,从解决方案提供商到终端设备提供商,很多企业目前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所动作,但基本还是着眼于提供解决方案的角度,还没能做价值链中最难的融合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我们更希望做这样的事,通过商业逻辑和技术逻辑的有机结合,进行跨行业甚至跨地域的整合。”
记者了解到,在神州数码为扬州、兰州、无锡、镇江、张家港等地提供的市民卡服务中,就是用一张卡整合了政府对市民的所有公共服务。“在扬州的市民卡项目大概整合了20多个委办局的服务内容,这张卡上既有医保、社保,又有交通、小额支付和身份认证,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林杨说。
专家呼吁顶层设计不可或缺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城镇化加速背景下的城市运营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这项产业的市场前景也被业内人士所看好。“‘智慧城市’将会成为上万亿元规模的产业,这对国内的IT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郭为告诉记者,从移动互联的角度来看,如果把后台的服务内容整合起来,完全有可能为中国孕育出一个世界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不过,辜胜阻等专家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瓶颈、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充分的人才支持等诸多问题。“发展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
采访中多位专家提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城市的管理者如何通过对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对城市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推进整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理解和接受“智慧城市”的运营服务理念,从顶层设计着手,整体规划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而解决城市管理的瓶颈,是需要重视的首要问题。
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的林杨对记者说,“我们在实践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一些城市的不同部门所做的信息化系统都很好,也很必要,但却不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这些‘信息孤岛’是信息化中最大的浪费源,就是因为在设计时没有按照系统的思维进行整体考量,到后来只能是拆拆改改。”
他由此建议,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建设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较为完备的顶层设计,即政府要明确需求,明确各阶段的目标、明确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关系、明确运行模式或商业模式、明确市民的参与方式。其次,所有项目的起点必须要有一个数据交换平台,用于解决各部门间的系统和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数据交换平台非常重要,既可以打破以前各系统之间既已形成的信息孤岛,同时又可以防止新的信息孤岛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