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能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能够提高电网资产利用效率,提升电网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减少停电损失。对于用户而言,能够提高终端用电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获得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促进节约用电,减少电费支出。

国外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很多研究单位和组织都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估,并且侧重点也很不相同,有侧重于经济上的投资效益,有侧重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还有的侧重于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等。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对智能电网发展效益进行了评估,2003年的报告主要侧重于:到2020年,智能电网的效益是通过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侧等各个环节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2010年的报告则侧重于:智能电网对于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量的评估,通过减少电力系统的碳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内在目标。

中国智能电网效益框架
    我国相关机构对于智能电网发展所带来的效益评估,首先是通过建立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我国2009年、2010年的电力供需分析研究,以及我国电力发展规划,预测出到2020年我国在传统电网发展情景和智能电网发展情景下的能源需求情况,比较两种情境,来分析发展智能电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智能电网效益中采用的电力供需研究的模型和方法,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宏观政策、能源供需、电力与经济关系、电力供应、电力需求、电力供需平衡等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分析、预测、预警、模拟试验等功能。

中国智能电网效益评估
    智能电网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四个部分。

    对于经济效益评估是在响应指标体系下,根据现值计算公式归算到2010年的经济现值;节能减排效益主要是针对节约的标准煤和响应的减少的碳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减少;社会效益是智能电网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产生的利益,包括智能电网的发展对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对电力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促进作用等间接社会效益。

    从目前智能电网发展效益评估的研究成果和分析可见,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建设面广、周期长,其投资收益更多体现为长期收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在发输配用各个环节中,特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实现了跨区联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发电侧和用电侧综合效益的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倘若没有特高压输电等大容量的输电走廊,要实现智能电网在发电侧和用电侧的各种效益是不可能的。特高压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等大型输电工程的建设都是由电网公司投资兴建的,而由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的主要受益主体是发电公司和全体电力用户,这也充分体现了电网的公益性质和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税收减免政策和投融资政策,提高电网公司实现跨区联网的积极性,使跨区联网得以早日实现。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