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希望尽快出台技术标准,尽快将研发平台、应用的解决方案推出,这样一旦行业有要求,相关的方案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最后还是要由市场来拉动。

    回顾2009年,我国物联网、传感网的发展政策已经明朗。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先选择的应用示范领域,如重点工业领域、基础设施、环保监测、公共安全、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领域。

    另一方面,国家将物联网、传感网纳入了正在起草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家将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发展进行大力扶持。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传感网、物联网概念爆发元年的话,2010年将是物联网、传感网高速发展的一年,但是大规模的产业化并不会出现。总体来讲,各种利好消息不断传来,整个传感网、物联网产业将会向前去,相关的应用由于政府的大力介入也会加速推动起来。但是短期内,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应用和大规模用户出现尚有一段距离,整个产业依然处于孕育和准备阶段,突破性的技术、芯片、产品等有可能逐步问世。

产业稳步前进
    2010年,在技术、标准、示范应用和产业链等多个环节,我国物联网都将平稳发展。

    2010年,政府主导的示范工程将在全国很多地区开建,各地都会开展物联网和传感网的示范项目和示范应用,并建设相应的示范区。其中,无锡“感知中国”中心的架构和体系将全面建成,众多研究中心将会落地,大部分研究项目将启动;而北京对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发展非常重视,并部署了众多项目,预计将在下半年大规模启动;广东、上海等地也将启动相应工作。

    2010年,国家重大专项中与传感网相关的课题将会全面启动。同时,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将会出台相应标准的草案,例如传感器接口、网络协议、安全协议和术语等标准草案都会出台;2010年,在IEEE802.15.4的几项标准将正式颁布,这些标准将会采纳我国提交的几项技术提案;我国在ISO/IECJTC1/WG7提交的标准立项将进行投票表决。

    事实上,各类标准的出台往往是多方力量的博弈决定的。可以预料的是,我国传感网标准的出台也将会有一个博弈的过程,因为相关机构的技术方案一旦被标准所接纳,对于相关机构而言未来将有着非常好的商业前景。

    目前,参与传感网标准制定的各家的技术方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标准工作组希望这些方案能够实现融合,取长补短。

    在技术方面,2010年与传感网标准相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会有新的成果。例如,符合我国无线个域网标准的传感网芯片将会发布;传感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单位也会有一些技术成果发布出来。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在政府和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推动下,2010年我国物联网、传感网应用将以示范验证为主,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公共安全、农业、环保等领域。一些城市将开建智能电网的传感网应用示范工程;基于传感网技术的防入侵系统也将在一些机场和世博园区开建。

    严格地讲,2009年我国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公司。2010年产业链将开始逐步形成,可以预见到的是会出现比较专业的小公司,专注于物联网、传感网产业链条上一些细微的技术环节。目前来看,这些技术性的小公司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开始大力投入。

通信网与传感网融合是重点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了2010年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大力发展传感网、物联网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加大研发力度,通过重大专项、技术标准的体系研究,重大示范应用带动,引导产业界积极投入传感网、物联网相关工作。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通信网和传感网融合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相应的融合技术项目在2009年已开始启动。传感器网络与电信运营商M2M平台的结合将成为2010年业界关注的重点。

    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行动起来。
 

    例如,中国移动在无锡成立的物联网研究院,重点研发工作之一落在了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上;中国电信的无锡研究院则将开展有线、无线宽带网及天翼3G网络与传感技术融合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中国联通亦如是,其2009年末成立的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推进中国联通有线、无线宽带网及3G网络与“物联网”的融合。

    虽然,三大运营商都表示,将推动物联网、传感网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例如中移动表示将在环境监测、要地防入侵、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应用上加大力度;而中国电信则将目标定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司法、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校园、智能文博、M2M平台等领域。但是由于产业处于初创期,2010年电信运营商很有可能还看不到很好的“钱景”。

寻求良性发展
    如同所有的新生技术一样,2010年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也将面临很多问题,以下将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上的矛盾。我们认为产业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大体上在标准体系出台后,业界各方按照整体的标准来推动相关的工作。因为标准体系会从整体网络架构、逻辑上理清整个技术体系,为产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但是,目前时间不等人。在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传感网的发展大多由应用主导。因此,很可能在未来标准体系出台之后,先开始启动相关应用的单位和机构会可能面临重复投资的问题。

    其次,2009年整个传感网、物联网产业本身比较“乱”。大家各自为政,各自做一套,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相互之间都不买对方的账,事实上,产业的发展需要彼此协同合作。

    第三,各地政府都在推动传感网、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各地对传感网、物联网的理解不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这样的情况也许有可能会对产业发展形成误导。

    最后,商业模式的确立成为2010年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这一问题很可能并不会得到解决。目前大部分示范应用都是由政府买单,而用户自发建设的却比较少,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任何商业模式的确立都需要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在传感网和物联网领域亦如是。

    对于我们而言,2010年,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希望尽快出台技术标准,尽快将研发平台、应用的解决方案推出,这样一旦行业有要求,相关的方案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最后还是要由市场来拉动的。

    此外,2010年初将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传感网/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目前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的大部分成员都已经将加入到联盟里面来了。这个联盟的成立有两大目标,一是推动标准的制定,二是推动产业化。例如,联盟成立后将会把国家传感网络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的通用性成果进行推广,如芯片、平台等。

    无论如何,物联网、传感网产业需要各方面成熟起来以后,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