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短信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指挥家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以后,不再有陌生人敲响你的家门,只为抄个水表燃气表,非常简单的数据采集器和传感装置可通过无线通道将数据反馈到接收端。

    这将带来一场巨大的商业革新。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通信业务。到2020年,物联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比例将达到30:1。

    不过,由于和家电厂商之间的对接等问题,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未真正起步;相比较而言,在更旺盛的应用需求和更容易统一的标准衔接下,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早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中,负责传输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机器代替人工
    看起来十分神秘,却并非遥不可及。“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传统的思路中,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等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物物相连,无需人为干预,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带来的不稳定性。因此,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将发挥无穷的潜力。比如,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最优整合者
    听起来不错,但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形成气候的局面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据中国联通介绍,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面向企业与行业客户推销物联网应用,但由于人力成本的低下,这一高效的生产方式并不被广泛接受。直到最近两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增加以及整个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剧,整个行业开始将生产诉求点朝更高层级延伸,因此,物联网带来的商业价值提升受到更多关注。

    在努力找寻增值服务机会的电信领域,这样的商机同样吸引了包括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内的从产业链高端到中间环节的进入者。然而,物联网产业不同于已有的基础通信服务或增值服务,它不是单一的生态链,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属性的生态圈、生态环境,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参与者。因此,在物联网的生态圈内,需要更多的开放和合作,来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联通“沃·商务”提供的物联网相关业务,能够满足客户对数据采集和测量、生产监控、指挥调度等方面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用于Machine to Man/Man to Machine(人机交互业务)。

    尽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可以通过集成服务为用户提供从硬件到运维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相比较而言,拥有传输通道运营主导权运营商能够提供更为低廉和稳定的服务。为了向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综合服务,中国联通专门成立了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进行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国联网系统集成公司负责物联网行业应用产品开发及推广。有了专业服务支撑,中国联通对客户基本上可以做到几个小时内的响应速度。

    物联网行业应用服务,可极大降低人力成本,特别是在一些不适宜人体进入的高危环境,通过机器与机器对接的物联网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却十分低廉。据中国联通介绍,用户每个月产生的成本仅仅是数据传输产生的流量费而已。而数据传输模块(DTU)购入价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的2G DTU模块大约在2000元左右,3G DTU模块大约在3000元左右。处理数据的计算平台则由运营商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制,数据接收端不受限制,任何一个普通的手机终端都可通过短信或者视频的方式接收到经过处理的信号。

    然而,通过这样的方式采集数据,其安全性如何保证?这一环节恰恰可突显出运营商的价值。作为中国较早涉及物联网领域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建立了物联网的专用通道,在传输过程中将数据加密打包至用户的分析处理平台再进行破解,从而起到了双重保护作用。不同于普通互联网,电信级专网为物联网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3G蓝海
    相比较而言,通过无线实现的物联网成本更低,因此,拥有先进无线技术的物联网是更加智慧的。3G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物联网时代,3G将促进物联网有效发挥无缝通信的巨大威力。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播,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其实,三大电信运营商目前都拥有面向行业的物联网服务,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个人群体;而由于拥有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均衡资源,中国联通在行业应用方面更具主导优势。

    此外,尽管在2G时代,中国电信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和行业客户市场,但由于通过无线网提供的物联网应用成本更低,中国联通成熟的3G技术WCDMA将为其增加更多竞争优势。

    与其他运营商相比,中国联通的3G网络建设,采用高起点的原则,在全网采用技术成熟、先进的HSPA技术,快速组网,最高的上、下行理论速率分别达到14.4M/s和5.76M/s。中国联通“沃”商务提供的物联网相关业务,能够满足客户对数据采集和测量、生产监控、指挥调度等方面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用于Machine to Man/Man to Machine(人机交互业务)。

    目前,中国联通“沃”商务借助于WCDMA网络的优势,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车辆管理、远程监控、电子医疗、销售支付、安全监控,以及维护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尤其在城市智能公交领域,通过部署GPS定位设备,可以为公交汽车提供通信、短信、电子地图导航等业务;利用WCDMA 3G的高带宽优势,可以进行视频监控和远程监控传输业务;在公交车站,可以通过对行进车辆的GPS定位协同,显示即将到达的公交车到站时间,显示现场视频,并提供天气预报、时间、当天城市主要公众信息等适合城市居民的消息。此外,面向环境监测、快速报警、移动执法等行业应用,“沃”商务的WCDMA 3G业务,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