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部一家热电厂不久前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在线监控的“电子警察”发现,立即亮出“红灯”警告,迫使这家热电厂对脱硫装置进行改造,最终实现了达标排放。据了解,这个省自启用“电子警察”监测系统以来,已对15家大型火电厂的烟气排放实施在线监控,以确保环保部门能够及时发现电厂超标排污情况,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和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并非只有辽宁省在做。事实上,在节能减排的重压之下,各地环保部门都在“各显神通”,加强污染源的监测和统计工作。例如,全国首个环保视频监控网站于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开通。人们通过点击具体信息,就可以查询到某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可以实时查看某家排污企业的治污全过程等。 

    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而污染减排体系建设不完善,减排数据难以搞准,直接影响到责任制的落实。主要表现为:环境监测能力严重滞后,减排数据基础不牢;环境统计工作薄弱,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建立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成为各级环保部门当前的重点工作。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节能减排的成败。只有建立装备先进、标准规范、手段多样、运转高效的减排监测体系,才能及时跟踪各地区和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由此得出正确的数据,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为中心任务,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减排考核和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单单是环境监测体系如此,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整个环境科技领域急需得到重视和加强。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无论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还是实现环保的跨越式发展,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然而,目前的环境科技发展尚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严重缺乏;环境监测和执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监测预警等基础能力薄弱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通过加强环境科技工作,把科技兴环保的战略落到实处。 

    要全面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必须团结有志于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推进环境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可喜的是,加强环境科技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环境保护被确定为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11个重点领域之一;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了3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 

    一个个科研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国家的环境监测能力。例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研究”等3项与臭氧监测相关前瞻性研究项目,为国家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空气中臭氧监测工作方案提供了及时、重要的科技支撑;“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软件研究”的实施及环境一号卫星的发射,将解决环境遥感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提升我国环境遥感应用水平。 

    在环境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经过建章立制,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出台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填补了环境监测立法空白;修订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制订了《环境监测站建设补充标准》;继续加强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环境信息的发布工作;积极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专项监测进展顺利等。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在监测理论上有所创新,在监测技术上取得突破,在监测能力上加以提高。要大力加强环境监测的基础性研究,开展以监测方法、质控要求等为内容的科学研究;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队伍素质,努力实现监测队伍专业化、监测装备现代化;重点围绕污染减排、污染源调查等,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提高统筹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立足实际,加大投入,加强监管,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山西省不久前提出在全省建立污染减排新机制:各市环境监测站牵头组织有能力的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所有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省环境中心监测站负责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厂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并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定期上报制度。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地区都来重视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在科技环保的大背景下,开创污染减排工作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