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办的“世博信息化研讨会”举行。众多专家现场发言,围绕世博信息化的一批论文也首次公开亮相。在这场“头脑风暴”中记者发现,“排队难”的应对方案正在逐步成熟。


    上海世博会预计的参观人数将是爱知世博会的3倍多,高峰时,每天观众将逾80万人。同时,上海世博会场馆众多,游客在每个馆逗留的平均时间比爱知要大大减少,再加上园区面积大,场馆分散,更容易造成客流分布不均,部分场馆太热,部分则太空。


    解决排队问题的突破口,必须要掌握客流并科学引导。


    上海电信研究院的黄磊提出,组织者应该建立网络、电话、短信售票系统,鼓励观众提前订票。这样,游客自己可以根据已售票数,主动规避高峰,同时组织者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做好预案。


    要准确掌握客流,离不开灵敏的信息搜集末梢。微软的胡朝晖提出建立电子票务系统,利用智能标签(RFID)或其他形式的电子票,随着游客检票入园,主办方就能立即掌握人流动态。同时,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无线传感器”方案,上海光电子行业协会的“光电人数统计系统”,相当于给场馆安上“电子眼”,自动清点人数。


    有了第一时间的统计数据,接下来就是科学调控了。除了用大屏幕对人群统一疏导,上海移动还想借助手机提供“个性化导游”——当游客走出场馆,手机网络就能自动甄别其身份,结合他的参观路线和客流分布,自动发送短信,引导他前往最合适的地方参观。


    要解决排队问题,还可以从加快人流移动速度上做文章。智能标签的检票系统有能力同时为多人检票,从而加速“通关”;同济大学的智能交通方案,可以灵活组织临时交通措施,迅速疏导人流车流。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