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两个多月后,法国施耐德集团和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0379,下称宝光股份)(行情,资讯)仍在焦急等待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和证监会的一纸批文。
如果这笔标价1.77亿元的交易获批,国内电工行业领头羊宝光股份将变身外企,成为电力设
备外资控股第一股。全球电器巨头法国施耐德则将一举获得宝光股份拥有的真空灭弧室核心技术、31年积淀而成的品牌,以及接近20%的国内市场份额。
9月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宝光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文青表示对交易获批很有信心。但据本报了解,由于近来国家对外资并购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对外企“斩首式”收购国内重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担忧加重,有关部委对外资并购案的审批已越发慎重。
本报得到的消息显示,国资委日前已批准施耐德对宝光股份的收购,但商务部和证监会至今未置可否。
入主宝光两步走
6月25日,法国施耐德集团在华独资企业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施耐德)与宝光股份的第二、三、四大股东北京茂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以每股2.6元价格,收购三家股东持有的总计6800万股股份,占宝光股份总股本的43.04%。
如果交易成功,施耐德将成为宝光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而持有宝光股份22.15%股份的陕西宝光集团则将退居次席。
这次资产重组与宝光股份的股权分置改革互为前提、同时进行。如果这次资产重组未获有关部门同意及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或资产重组未能完成,则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将终止。
“股权分置改革为施耐德提供了介入宝光股份的机会。事实上,施耐德最先看中的是宝光集团的真空断路器业务。在与宝光集团接触中,发现宝光股份的真空灭弧室业务也很有优势,而施耐德自身恰好缺少真空灭弧室的技术,于是积极地想进来。”一位接近交易双方的人士告诉本报。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最核心的部件,真空断路器和真空开关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矿山、化工等领域。宝光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真空灭弧室生产企业。
2006年2月,施耐德与宝光集团合资成立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施耐德控股70%,成立后收购了宝光股份的断路器业务及相关资产,并与宝光股份签订协议,使后者成为自己的真空灭弧室独家供应商。
这一步完成后,施耐德开始运作借助股改入主宝光股份。海通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詹文辉认为,由于宝光股份所处的开关行业竞争激烈,发改委对该行业的保护意图并不强。宝光股份是普通的电子元器件厂商而非重大成套设备厂商,商务部、国资委批准外资进入这类企业外的可能性较大。
但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9月2日,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在一行业论坛上谈及外资并购时列举了施耐德与宝光合资的案例。面对在场的施耐德代表,这位官员“不客气”地说:“施耐德在真空开关技术上我不敢恭维。宝光之所以卖给施耐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耐德是洋品牌,用户认。”
但对于是否会对宝光并购案放行,该官员未作表态。
谁是赢家
由于铜、陶瓷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加之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难以提升,宝光股份2005年以来盈利状况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亏损260万元,盈利比2005年底锐减155%。宝光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文青表示,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公司有意借助外资的全球网络,把宝光的品牌和产品打到国际市场。而施耐德正好缺少真空灭弧室技术,双方很快走到一起。
詹文辉认为,施耐德的全球产业链中,配电设备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部分。近年来,施耐德逐渐往中高压渗透,但惟独缺少真空灭弧室的生产制造这一关键环节。
“施耐德弥补短板的最快办法是以低成本收购一家成熟的真空灭弧室生产商,而经营状况不佳的宝光股份是最佳收购对象。”詹文辉说。
如果交易获批,施耐德将成为宝光股份的大股东,这对于宝光股份短期内增加销量和降低成本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宝光股份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将被固化为施耐德全球产业链中一个简单的加工厂,且对全球供货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公司的发展空间存在隐忧。
按照宝光股份与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宝光给后者的供货价格不得高于任何其他厂商。如果这种协议今后在施耐德其他下属公司的供货中都采用,则意味着宝光股份必须以最低价格供应施耐德内部,公司失去了部分产品的议价权。“即使施耐德全球市场的开拓非常成功,宝光股份也无法分享其收益。”詹文辉说。
更有市场人士担忧,施耐德进入后,像日化、零售、机械工业等行业曾经出现的不成功的合资案例那样,宝光股份的技术和市场都会被外方控制,品牌也可能被弃用。
如果这笔标价1.77亿元的交易获批,国内电工行业领头羊宝光股份将变身外企,成为电力设
备外资控股第一股。全球电器巨头法国施耐德则将一举获得宝光股份拥有的真空灭弧室核心技术、31年积淀而成的品牌,以及接近20%的国内市场份额。
9月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宝光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文青表示对交易获批很有信心。但据本报了解,由于近来国家对外资并购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对外企“斩首式”收购国内重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担忧加重,有关部委对外资并购案的审批已越发慎重。
本报得到的消息显示,国资委日前已批准施耐德对宝光股份的收购,但商务部和证监会至今未置可否。
入主宝光两步走
6月25日,法国施耐德集团在华独资企业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施耐德)与宝光股份的第二、三、四大股东北京茂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以每股2.6元价格,收购三家股东持有的总计6800万股股份,占宝光股份总股本的43.04%。
如果交易成功,施耐德将成为宝光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而持有宝光股份22.15%股份的陕西宝光集团则将退居次席。
这次资产重组与宝光股份的股权分置改革互为前提、同时进行。如果这次资产重组未获有关部门同意及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或资产重组未能完成,则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将终止。
“股权分置改革为施耐德提供了介入宝光股份的机会。事实上,施耐德最先看中的是宝光集团的真空断路器业务。在与宝光集团接触中,发现宝光股份的真空灭弧室业务也很有优势,而施耐德自身恰好缺少真空灭弧室的技术,于是积极地想进来。”一位接近交易双方的人士告诉本报。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最核心的部件,真空断路器和真空开关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矿山、化工等领域。宝光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真空灭弧室生产企业。
2006年2月,施耐德与宝光集团合资成立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施耐德控股70%,成立后收购了宝光股份的断路器业务及相关资产,并与宝光股份签订协议,使后者成为自己的真空灭弧室独家供应商。
这一步完成后,施耐德开始运作借助股改入主宝光股份。海通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詹文辉认为,由于宝光股份所处的开关行业竞争激烈,发改委对该行业的保护意图并不强。宝光股份是普通的电子元器件厂商而非重大成套设备厂商,商务部、国资委批准外资进入这类企业外的可能性较大。
但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9月2日,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在一行业论坛上谈及外资并购时列举了施耐德与宝光合资的案例。面对在场的施耐德代表,这位官员“不客气”地说:“施耐德在真空开关技术上我不敢恭维。宝光之所以卖给施耐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耐德是洋品牌,用户认。”
但对于是否会对宝光并购案放行,该官员未作表态。
谁是赢家
由于铜、陶瓷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加之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难以提升,宝光股份2005年以来盈利状况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亏损260万元,盈利比2005年底锐减155%。宝光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文青表示,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公司有意借助外资的全球网络,把宝光的品牌和产品打到国际市场。而施耐德正好缺少真空灭弧室技术,双方很快走到一起。
詹文辉认为,施耐德的全球产业链中,配电设备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部分。近年来,施耐德逐渐往中高压渗透,但惟独缺少真空灭弧室的生产制造这一关键环节。
“施耐德弥补短板的最快办法是以低成本收购一家成熟的真空灭弧室生产商,而经营状况不佳的宝光股份是最佳收购对象。”詹文辉说。
如果交易获批,施耐德将成为宝光股份的大股东,这对于宝光股份短期内增加销量和降低成本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宝光股份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将被固化为施耐德全球产业链中一个简单的加工厂,且对全球供货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公司的发展空间存在隐忧。
按照宝光股份与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宝光给后者的供货价格不得高于任何其他厂商。如果这种协议今后在施耐德其他下属公司的供货中都采用,则意味着宝光股份必须以最低价格供应施耐德内部,公司失去了部分产品的议价权。“即使施耐德全球市场的开拓非常成功,宝光股份也无法分享其收益。”詹文辉说。
更有市场人士担忧,施耐德进入后,像日化、零售、机械工业等行业曾经出现的不成功的合资案例那样,宝光股份的技术和市场都会被外方控制,品牌也可能被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