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夜之间,”节能”成为电气行业的一大热门词汇。笔者近日对北京节能灯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节能灯具市场繁荣的背后,并不是商家宣传的那样省事、省钱又省心,事实上市场对节能产品的认知程度与规范都难如人意,要进入普通市民家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节能不”节钱”
在北京白石桥一家连锁超市,笔者正巧遇到一款国外品牌电子节能灯管的促销活动。凑上前看,一只8瓦的节能灯管售价竟然为17.9元,而摆放在旁边货架上40瓦普通照明灯泡的售价仅为1.9元,亮度相当,价格却相差近10倍。另一款螺旋形20瓦的节能灯与同等亮度的磨砂灯泡相比,价格相差16倍。
售价高可是节省电费。仿佛猜透顾客的心思,厂家特意在旁边挂了一块板,算账说明买节能灯更划算。可并没有多少顾客认可,大多数顾客是拿起来看看就又放下。一位姚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节能灯好是好,价也太高了,一年才省那点儿电费,可是保不齐哪天灯就坏了呢。还不如买个普通的,才一两元钱。”
笔者走访了多家商场、超市、家电卖场后发现,节能产品相对普通产品售价高是其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以”节能”为主打卖点的家电产品,颇高的”身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有专家表示:”节能产品往往是技术上的高要求导致了生产制作的高成本,进而形成了高价格。”
市场混乱不规范
“有的产品一沾”节能”的边儿,身价就高了不少。”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主任李皓博士表示。市场上这样的产品并不在少数,往往是产品介绍上说使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材料,能够达到”真正节能”的效果,可是消费者实际应用之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一些产品虽然打着”节能”的旗号,但事实上并没有采用节能技术,只是进行一些包装,并标高了价格,”货不真价不实”。市场上固然有许多真正采用节能技术,并且有质量保证的节能产品供应消费者,但也确实不乏那些没有”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儿”的企业,打着”节能”旗号混入市场,给消费者挑选产品带来诸多不便。
还有消费者抱怨,商品上都贴有五花八门各种节能产品认证,真不知该相信谁,市场上灯具产品都是3C安全认证、能效标识、节能认证以及绿色认证等,品种多多。让消费者不知所措。节能标识本应对消费者购买产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可是却因为”身份混乱”而成为选择的难题。
政府推动标准建立如果说节能灯步履蹒跚是因为消费者缺少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企业自然缺乏由市场销售带来的动力。普及节能灯,仅靠企业行为和市场调节并不充分,还需要政府来助”一臂之力”。
早在2004年,北京就启动了”绿色照明工程”,推广25万只高效节能灯和部分照明节电器。在推广过程中,供货商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供货,北京市政府给予30%的补贴。
一些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建立激励机制是推广节能产品的有效途径。在税收、经营、技术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给予企业合理的优惠和帮助,同时建立节能消费补贴的机制,以此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消费热情,加快节能家电的普及步伐。
规范市场严格检测认证
“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对节能产品市场进行规范,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昭茂认为,对节能产品检测、认证不够规范是导致节能产品市场出现局部混乱的原因。”节能产品良莠不齐,质量不一,不仅给消费者的选购、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还对市场造成了恶性冲击。”
为此,他主张质量监督局、认证中心、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应该组织人员对节能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统一标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同时要起草定,共同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节能不”节钱”
在北京白石桥一家连锁超市,笔者正巧遇到一款国外品牌电子节能灯管的促销活动。凑上前看,一只8瓦的节能灯管售价竟然为17.9元,而摆放在旁边货架上40瓦普通照明灯泡的售价仅为1.9元,亮度相当,价格却相差近10倍。另一款螺旋形20瓦的节能灯与同等亮度的磨砂灯泡相比,价格相差16倍。
售价高可是节省电费。仿佛猜透顾客的心思,厂家特意在旁边挂了一块板,算账说明买节能灯更划算。可并没有多少顾客认可,大多数顾客是拿起来看看就又放下。一位姚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节能灯好是好,价也太高了,一年才省那点儿电费,可是保不齐哪天灯就坏了呢。还不如买个普通的,才一两元钱。”
笔者走访了多家商场、超市、家电卖场后发现,节能产品相对普通产品售价高是其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以”节能”为主打卖点的家电产品,颇高的”身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有专家表示:”节能产品往往是技术上的高要求导致了生产制作的高成本,进而形成了高价格。”
市场混乱不规范
“有的产品一沾”节能”的边儿,身价就高了不少。”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主任李皓博士表示。市场上这样的产品并不在少数,往往是产品介绍上说使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材料,能够达到”真正节能”的效果,可是消费者实际应用之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一些产品虽然打着”节能”的旗号,但事实上并没有采用节能技术,只是进行一些包装,并标高了价格,”货不真价不实”。市场上固然有许多真正采用节能技术,并且有质量保证的节能产品供应消费者,但也确实不乏那些没有”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儿”的企业,打着”节能”旗号混入市场,给消费者挑选产品带来诸多不便。
还有消费者抱怨,商品上都贴有五花八门各种节能产品认证,真不知该相信谁,市场上灯具产品都是3C安全认证、能效标识、节能认证以及绿色认证等,品种多多。让消费者不知所措。节能标识本应对消费者购买产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可是却因为”身份混乱”而成为选择的难题。
政府推动标准建立如果说节能灯步履蹒跚是因为消费者缺少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企业自然缺乏由市场销售带来的动力。普及节能灯,仅靠企业行为和市场调节并不充分,还需要政府来助”一臂之力”。
早在2004年,北京就启动了”绿色照明工程”,推广25万只高效节能灯和部分照明节电器。在推广过程中,供货商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供货,北京市政府给予30%的补贴。
一些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建立激励机制是推广节能产品的有效途径。在税收、经营、技术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给予企业合理的优惠和帮助,同时建立节能消费补贴的机制,以此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消费热情,加快节能家电的普及步伐。
规范市场严格检测认证
“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对节能产品市场进行规范,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昭茂认为,对节能产品检测、认证不够规范是导致节能产品市场出现局部混乱的原因。”节能产品良莠不齐,质量不一,不仅给消费者的选购、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还对市场造成了恶性冲击。”
为此,他主张质量监督局、认证中心、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应该组织人员对节能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统一标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同时要起草定,共同规范节能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