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7日,帝国大厦及其合作伙伴公布了一项对帝国大厦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案,预期通过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一座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被视为世界建筑发展的奇迹和里程碑,它和自由女神像一样已成为纽约永久性标志。帝国大厦于1930年动工,1931年落成,它的建造曾创造了很多个世界记录,你很难想象在近80年前,这座共102层、高443米的建筑从建造到完工仅仅用了1年零45天,并且雄踞世界最高建筑宝座长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才被世贸中心超过。
帝国大厦兴建之时正逢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它的建成也被人们看作是经济复苏的预兆。事隔78年,当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而帝国大厦也将迎来它的新生。今年4月7日,帝国大厦及其合作伙伴公布了一项对帝国大厦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案,预期通过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自1971年以来,帝国大厦在高度上便不断被后来者超越,尽管在建造之初,帝国大厦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但时至今日,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建筑的出现,帝国大厦显然已经落伍了。这一新的改造工程将会使帝国大厦重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建造它只用了一年左右,但是改造工程从开工到全面完成预计需要四年的时间,改造后它将实现节能近40%,有望成为全球建筑智能化翻新改造的模板,其业主的目标是获得LEED黄金认证。
帝国大厦改造工程的合作伙伴包括世界级的环境咨询、非营利、设计和建筑机构:克林顿气候行动计划、落基山研究所、江森自控和仲量联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亦出席了项目的新闻发布会和启动仪式,并表示:“在当前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正是城市和建筑物所有者翻新现有建筑物省钱节能的大好时机。在纽约,我们在汇集一个独特的合作伙伴组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使帝国大厦的翻新计划成为了可能。正是这种创新的协作在保护我们的地球,促进经济复苏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项目合作伙伴使用现有和新创建的建模、测量和预测工具,通过可复制的新方法对帝国大厦进行分析,并对其能耗以及功能效率和不足有全面的了解。这就提供了可行的建议,能够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不会影响盈余业绩。在对60多项可选的活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项目团队确定了8个从经济角度来说可行的项目,它们适用于建筑物翻新、电力和通风系统升级以及租赁空间检修,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方面,都将带来极大的投资回报。
专家公布了八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改造方案,包括:对6500扇瑟莫潘双层隔热玻璃窗进行翻新,利用现有的玻璃和窗框打造亮度可提高两倍的隔热板,其新组件可大幅降低夏季的热负荷和冬季的热量流失;散热器隔热层翻修,减少热量流失;在公共区域和租用空间使用更先进的采光设计、采光控制和插座载荷占用传感器,从而降低电力成本和冷负荷;将空调系统更换为带有变频驱动风扇的空调设备,从而提高运行能效;制冷设备翻新;整幢大楼自动控制系统升级,以优化 HVAC 操作,并提供更详细的辅助计量信息;通风控制系统升级,在使用空间采用必要的可控制通风设备,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调节室外空气所需的能量;承租户能源管理系统,为每个承租户引进个性化、基于网络的用电系统,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电力使用管理。
通过这些可行方案,历史悠久的帝国大厦将变身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这项计划可立即增强全球正在酝酿此类可带来积极改变的计划的城市、国家和政府的信心。落基山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Amory B. Lovins 表示:“为了使城市变得更清洁、能源效益更高,我们急需一个可复制的翻新现有大型建筑物的模式。这一富有远见的实例将有助于指导和激发一些可减少碳排放量、节能、省钱、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在全球建筑内提供更好工作环境的计划。”
延伸阅读:香港政府的建筑节能减排项目
近期,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在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拨款四亿五千万元,推出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以鼓励业主对建筑物进行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审计,协助大厦进行碳排放审计、改装较节能的系统,如照明、电力及空调系统等。该项目分别有一亿五千万元及三亿元的资助,预计超过一千六百个项目可获资助。维港湾畔业委会主席陈继伟指,屋苑过去四年都有推行节能活动,业主每年都能省下一个月的管理费,他相信减碳证书可吸引更多人关注屋苑,而业主方面亦可得益。香港环保组织地球之友对计划表示欢迎,认为有利推动商机处处的节能产业。该会估计,香港的节能产业市场,涉及至少四十亿元的商机,此产业既能回应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两大环境议题,又可创造就业,符合特首提出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新经济支柱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