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就《国家高效照明产品补贴推广项目》公开对企业进行招标。6月,两部委共同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10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量的通知》,对各地的推广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两个月来,全国各地的节能灯推广热潮不断掀起,不少地区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市、区实行配套补贴,加大了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力度。

各地加大推广力度

     天津市今年承担了5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量。除了落实国家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用户使用高效照明产品给予30%和50%的补贴外,天津市还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针对大宗用户(同一法人单位应用直管荧光灯5000只以上,或者应用高压钠灯500只以上)和有区县配套的城乡居民用户,天津市再给予供货企业中标协议价格10%的市节能专项资金补贴;对同一法人单位应用直管荧光灯1万只以上的,天津市给予供货企业中标协议价格15%的市节能专项资金补贴。

     上海市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相当优惠的节能灯补贴政策。上海市规定,居民用户购买节能灯,在企业中标价的基础上,除国家补贴50%外,地方再补贴20%,最终产品销售价以0.5元累进,实际购买节能灯的价格仅为2 3.5元/只,全市将有1/3的家庭可购买到节能灯。为了方便居民购买,上海市在推广时实行两种方式,一种是延续去年的做法,推广企业直接向小区(村)配送;另一种方式则是在街镇内设立不低于2个销售点,居民在指定时间,拿着认购凭据在这些销售点购买。该市将通过这种方式推广1200万只节能灯,超过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相关通知中确定的1000万只的任务量。

    北京市,今年也将延续往年的“一元节能灯”政策。2008年 2009年,北京由市、区两级财政补贴,最终居民只需要支付10%的价格就可以购买到节能灯。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原有的补贴政策,并将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3年的节能灯推广,有望节约北京市15%的照明用电量。

    此外,在浙江宁波、宁夏银川等不少城市都明确了市、区两级财政按照比例进行补贴的政策。节能灯在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配合补贴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废旧节能灯回收提上议程

     节能灯因其灯管内含有汞,故而有环保隐患。因此,今年财政部和发改委就国家高效照明产品补贴推广项目进行招标时,不仅对汞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特别强调了企业清洁生产的能力,把废旧灯管的回收比例、有无回收设备及企业是否通过清洁生产评审列入标书的要求。

     在政策的引导下,节能灯废旧灯管的回收开始逐渐提上议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杭州临安的高虹镇是个远近闻名的节能灯镇,每年遗弃的废旧节能灯管达3000吨。日前,为彻底消除环保隐患,临安市高虹镇政府、宇中公司牵头,召集16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组建临安宇洁含汞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从瑞典引进两套专业设备,专门用来处理废旧灯管。该设备上马后,可年处理废旧灯管6000吨,还可对废旧灯管实施回收利用。

     作为节能灯生产基地的厦门,废旧节能灯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当地企业的重视。该市通士达公司去年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厦门首个废旧节能灯处理中心,两台设备每小时可以无害化处理1吨废旧节能灯。该市东林电子目前也已投入建设废旧节能灯回收渠道和装置,一年可处理2000万只废旧节能灯。

     可见,在企业密集的节能灯生产基地,由企业引进设备进行废旧节能灯回收和处理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回收体系的建立涉及太多领域,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健全的回收体系。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就表示,如果只要求企业建立回收体系,无疑增加了节能灯产品的成本,最终为回收“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在节能灯的价格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接受的情况下,不利于节能灯的全面推广。目前,北京市废旧光源是由企业回收后,统一运到北京市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由政府出资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都承担了相应的职责,有利于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的建立。

企业致力于节能灯推广

     从2008年至今,中标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从最初的13家发展到了30多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为优秀的节能灯生产企业。比如浙江阳光、惠州雷士、广东雪莱特、晨辉光宝等国内领军品牌,已经连续三年中标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无疑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对企业品牌的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加速转型,在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投入了更多精力。

     日前,惠州雷士照明在行业内率先宣布淘汰白炽灯,倡导使用节能照明产品,不再接受白炽灯订单,全面布局高效节能照明产业。而在此前,雷士在浙江投资建设了大型节能灯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2亿只节能灯。业内人士认为,雷士此举将起到带头作用,会有更多的照明企业停止白炽灯的生产和销售,参与到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中,这对推进我国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正如窦林平所说,市场决定了淘汰白炽灯的时间。企业主动拒绝生产和销售白炽灯,这正是对市场最好的解读,表明未来高效照明产品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