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智能建筑在我国出现之后,由于其节能、便捷的优势,立刻成为了建筑界的“新宠”,智能大厦、智能小区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各大城市中,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与之相配套的楼宇自控行业也搭上房地产发展的快车,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世界排名前三名的西门子、霍尼韦尔、江森自控来到中国,加拿大Delta、瑞典KTC等品牌也加紧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众多的国际品牌“扎堆”中国,与国产楼控厂商展开了激烈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国产品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谁是引导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二、三级市场的主力军 
    目前活跃在楼宇自控领域的厂商的业务侧重点不同,其竞争对手也不相同。在金融、政府招标等大型公共建筑中,由于建设方资金雄厚,对产品的要求也很高,一般只采用西门子、霍尼韦尔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使得一线品牌在高端市场形成比较封闭的垄断竞争,许多二、三线的品牌缺乏与之抗衡的能力,只能在一旁望洋兴叹。 

    在开发商兴建的小区或者写字楼中,很多建设方比较务实,他们不追求一线品牌光环效应,只是在质量和价格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因此在项目中大量地启用国际二线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使得二、三级市场成为国产品牌的“主阵地”。 

    纵观国内楼宇自控市场,我们发现除了其中的佼佼者之外,大部分产品质量与世界顶尖级产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实力,研发自主创新的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产品开发出来以后,能否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还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承担大量的风险,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直接从知名企业中引起成熟的产品,直接成为他们的代理商。这些成熟的产品性能上比较稳定,在承接工程中,能够为厂商增加成功“筹码”,深得国内楼控中小型企业青睐。国内的楼控企业大都将盈利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中,所需产品基本上都源自国外产品。 
    
    北京柏斯顿自控工程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夏东培认为,这种盈利模式虽然能使企业规避技术开发的风险,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但是从长远看,国外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向我们展开攻势,如果不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旦国外企业出现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多米诺”效应,令这些依靠国外品牌的企业受到影响。 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无法掌握价格的主动权,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代理国外产品,为了中标工程,相互压价,使得企业利润空间有所压缩。 
    
规避风险联合开发  
     产品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最重要的根本,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业内的专家分析,目前国内的楼控企业除了同方、太极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具备研发能力,能够持续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行业里面的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巨大的财力做后盾,科研工作寸步难行。 
    “联合开发”的经营策略,为大多数中小型楼宇自控企业提供了一条发展新路。 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为了减低风险,选择与之相关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集中力量重点突击 
    目前市场上很多的企业在经营时,看见与本专业相接近的领域中蕴含着很多商机,纷纷涌入这些领域。通过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例如很多安防企业将业务扩展到系统集成的行业中,很多计算机公司,也纷纷进军智能建筑行业。 
    
    还有一些企业专注于某一专业,对自己的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通过技术上突破,带动整个企业的进步。在这个突破过程中,企业也在一次次技术变革中实现企业实力的大跨越。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是企业发展的不同方向,这本是不相冲突的事情。 
   
    多元化的方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应,但是这样的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对企业要求很高,需要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具备一定的规模,假如企业实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盲目介入,会分散管理者大量的精力,而且摊子铺得过大,还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 
    
    目前我们楼宇自控的中小型企业还处于成长期,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致力于自己的优势产业,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稳打稳扎,练就一身“真功夫”。 

    企业要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到时机成熟时,才能在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享有立足之地。因此,现阶段是中小型企业积聚自身实力,打基础的时候,大家应该把握时机,努力提升自身实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