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购房者断供事件原本只是作为“个案”散见报端,但随着上周以央视为首的主流媒体强势介入,对这一问题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定性。后者支持的声音是,深圳断供案已演变成“潮”,危机“一触即发”。
综合多渠道信息可看出,个别媒体对断供一事显然做了局部放大。深圳断供案只是发生在局部区域房价虚高、投机旺盛的个别楼盘,是小概率、非典型事件。
一组在上周出现频率颇高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5月,深圳中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到2200亿元,不良率为0.67%。虽然深圳总体房贷违约率实有上升,但并未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断供事件颇有某些“非典”特征。
其一,这是一场典型的“人祸”。众多出现断供的楼盘,大都存在一些相似特征,如炒家盛行,开发商前期盲目定价,银行放贷时虚高评估,甚至还存在零首付、开发商垫资首付的极端案例。这一系列的“原罪”,早已为今日的难以为继埋下了伏笔。
其二,这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悲剧。深圳银行界在“断供论”事发期间选择集体缄默、拒绝媒体的正面采访,封堵了信息通路,迫使后者“另辟蹊径”、造成人为的信息不对称。而监管层坐视不理、任由负面言论扩大化的假寐态度,就更值得质疑。
须知,由谣言造成的恐慌,远比事实本身更具破坏力。
其三,事件背后隐匿多方利益格局。据称,那个曾在央视镜头前炮制“断供论”、并在网上撰文称“深圳房贷坏账过千亿”的民间评论人“风雨”,本身也是利益中人——一个被深度套牢的炒房者。
由此,他的立论动机就颇值得怀疑。在其自撰的博文中,“风雨”曾别有用心地“提醒”:“如果现在政府继续这样的调控政策,买房者们失去对房地产的信心,大家都放弃供楼,数千亿元的坏帐一旦形成,那么中国的次贷危机马上出现。”看得出来,这是在极力呼吁政府“救市”。
值得注意的是,“断供潮”言论,恰恰是出现在深圳房地产市场博弈的关键期。就在舆论混战的间隙,深圳市房地产研究所提出了减免交易环节税收、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救市”建议。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当地政府部门是受了“断供论”左右、误判了形势,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断供论”显然已成为利益集团用来与监管部门博弈的工具——如果后者稍有懈怠,就极有可能致使当前敏感而脆弱的市场平衡被打破,房价报复性反弹,炒家迅速套现离场,热钱来而复去,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理性看待深圳断供事件,不姑息、不夸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投机失利的炒家哀怨呼号,就怀疑深圳房地产业的整体免疫力。乱打针、乱吃药更容易伤筋动骨、劳神损命。
诸多数据可以支撑,一个长期稳定、理性繁荣的市场前景并不缥缈。如果挤压掉投资、投机购房导致的房价泡沫,让房价回归理性,让供需获得平衡,房地产市场不但不会萎缩,反而会变得更大、更健康。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