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全国都换成了节能的灯具,一年节省下来的电量将是一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用节能产品、采用节能技术是最好的投资……”9月30日上午,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在当日于成都举行的“2006年中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国际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赖明指出,中国现在面临巨大的能源、环境压力,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需要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来改变这种状况。
巨大压力:耗资源伤环境
“2004年人均GDP1700美元,如果真的要达到10000美元的人均GDP,按每年GDP保持8%的增长计算,2045年前后,可达到人均GDP10000美元。”赖明在当天的论坛上表示,按照发达国家能耗的统计,到那时,人均能耗在4至8吨标煤之间,取一个中间数6,再乘以那时的中国人口数(15~16亿),那么全国每年的能耗在100亿吨标煤上下,而这却是2002年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0%。所以国家要给予能源使用以刚性的约束。“根据专家预测,如果我们仍按照目前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到2020年,资源的消耗将是2002年的4至5倍,环境将比2002年恶化4至5倍。所以,国家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引导百姓的消费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变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再大手大脚地把子孙的资源用完了。”
3大能耗:工业建筑交通
赖明指出,目前在节能方面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三方面。首先是工业节能,其次是建筑节能。建筑的能耗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终端能耗最大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建材在生产和运输中的能耗已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16.7%。另外一个是交通节能,交通能耗在我们国家能耗中所占的不到20%,但在我们国家的能耗中增长是很快的。据有关方面统计,如果按目前这种势头,到2020年,我国家庭汽车的饱有量将达到1.3亿辆,届时交通能耗将成为最大能耗。
全民节能:高科技减少消耗
赖明指出,实际上这些困难,通过适当的手段是可以解决的,这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减少资源的消耗。国家“十一五”期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国家在城乡建设中,直接涉及到资源和环境的科技投入大概超过70个亿。另外,目前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可以用于节能,如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能源的利用、绿色照明工程等。
赖明举例说,大型或普通公共建筑,就可以通过节能改造,使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来达到节能效果。即便是更换一个小小的灯泡,节能效果也是很好的。“如果我们真的能让灯具通过体制、政策、机制,把全国公共建筑的灯都换过来,那么我们能够节约的电能,相当于整个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而这也需要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
最佳投资:使用节能产品
赖明表示,一个节能灯更换下来,8个月就通过省下的电费收回成本。一个外墙外保温系统做好后,3至5年就把增加的投资收回,在这之后,每天可以因此节约大量的空调费用。可再生能源利用,5~7年就收回投入的成本了。实际上利用这些节能产品,老百姓是赚了的。“你去存钱,每年能有20%的回报吗,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使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是最好的投资。但是我们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道理。”赖明指出,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宣传,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把资源的压力、环境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依靠科技,使我们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