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董小姐了解,四个多月前离职的阿里集团副总裁范驰,已经跳入地产行业。

在和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做了深度接触后,他的新岗位是:金地物业联席CEO,负责金地物业的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他将直接向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汇报。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对外公布。

据说,这段时间,范驰已经带着金地物业的一群业务高管,去杭州做调研了。

在阿里,范驰是集团副总裁,级别很高,达到M6,与淘宝蒋凡属同一级别管理层。

他的花名「程咬金」,是待了十一年的「老阿里」。2010年12月,范驰加入阿里,先在支付宝做了5年,负责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无线支付和支付宝App品牌、市场总监、运营和产品等工作;随后,他做了4年口碑网CEO,口碑网是阿里和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公司;之后,他担任飞猪总裁一年;2020年6月,范驰被调入阿里文娱,负责OTT和体育业务。一年后,他离开阿里。

阿里的朋友告诉董小姐,在阿里,公司高管晋升是很难的,但范驰却是一个例外。

他的晋升速度很快,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连续两次晋升,其中一次是从M5到M6。

在阿里,范驰最擅长的业务之一是运营。他对运营思考很深,在公司内部,他也很喜欢就运营,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

董小姐了解到,范驰曾经在阿里内网,就运营工作分享过这样的心得:

既能兜底,又要前瞻。

没有任何一个岗位像运营这样,需要给整个行业和业务兜底,运营绝不是推推流量,推推offer。

运营既要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思考,又要推动业务找到新的方向,运营的责任是run整个行业和业务模式。

之前我在某宝提出过要做「管家式运营」,与「顾问式BD」相对应。

管家式运营就是run the business,它的责任是让业务自循环、可商业化、可生态化。通过运营让钱、资源、流量,围绕业务自己转起来。」

不知道他对运营的种种认知,是不是也深深冲击了另一个行业的董事长——凌克。

范驰个人风格比较强烈,一些阿里的朋友告诉董小姐,他在阿里的标签之一是「非常幽默」。

据说,他是「支付宝有史以来最幽默的主持人」,是口碑网的「头号男神」,还是「点子大王」,想法很多,为人豪爽,做事以严谨著称。

他从阿里的离开,曾经被媒体解读为阿里老人开始落幕。也有人说,他最后被调入的部门阿里大文娱,不是核心部门,离职并不意外。

然而,由于阿里组织架构经常变化,高管调动频次也很高。「不能排除他是因为能力强,而被派去拯救大文娱的可能性。」有朋友如是说。

离开阿里后,范驰走向了金地物业,这步棋也意味着,老互联网人又一次向地产行业靠近了一步。

对很多地产人来说,这或许是行业迷茫时刻,一杯来自跨行业视角差的醒神酒。

它提醒的是,别再躺平了,看看跨界人士眼中的地产行业,还有多少痛点与兴趣点吧。

凌老板对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人才似乎情有独钟。金地集团之前就招过阿里的人,只不过层级与今日范驰之位不可比。

金地物业为什么需要范驰?

据说,凌克是亲自和范驰谈的,年薪不菲加公司股权,给到物业联席总裁之位,却可以直接向自己汇报,足见其重视程度。

董小姐听闻,凌克对金地物业的不满已经不是一两天,他本身对物业抱着高预期,在三年前就提出过物业上市的想法,也一直在强调物业数字化,金地物业的管理曾被内部认为太保守。

不过,今年物业行业的气候有些变化,各位玩家的选择也各不相同,洗牌更加明显。

一部分玩家态度相对消极,他们认为,物业公司上市热潮以及市值高点已过。

一位猎头朋友告诉董小姐,2020年,物业公司招聘需求比较多,当时很多公司都想冲上市,捞一笔钱,人才市场也相对更热。但是今年,物业的职位需求,明显降温了。

今年,很多中小型物业公司玩家都在寻思,怎么才能将资产尽快脱手,快速变现,比如找机会,把自己卖给大型物业公司。

2021年,富力物业、蓝光嘉宝把公司股权卖给了碧桂园服务;

亿达物业,以及美好置业和河南本土房企楷林置业旗下的两家物业公司,都被龙湖收购了;

阳光城把旗下物业公司阳光智博,股权置换给了万物云;

彰泰服务把80%股权交给了融创服务….

行业中另一种声音则相对更加积极,这一部分玩家大多是头部玩家,他们代表了行业中另一个流派——深耕上市路。

他们往往出现在这些大型并购案中,相信以收购战打规模,同时积极开拓数字化,科技傍身,资本市场就会给以丰厚回报。

金地物业想必属于第二类。此时,大手笔招揽阿里明星高管进场,主攻数字化,可见其对物业前景的信念感。

不过,有金地管理层在公司内部说,如果要花钱扩大规模,我们就没存在的价值。

这句话相当于,把金地物业靠收购其他物业公司迅速做大规模这条路,堵上了——至少现阶段是这样。

阿里集团前副总裁范驰的到来,对地产及物业行业来说,会带来连锁反应吗?

写几点观察:

1、资本推动

物业估值高点开始围绕物业的互联网应用场景,看重用科技压缩成本的能力,而不再仅仅看冲击在管面积、服务用户数量。

因为,资本市场已经发现,不少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高企不下,增值服务业务不达预期。

万物云老大朱保全曾经在公司说,老龄化社会里,以后物业人工会越来越贵,但是物业费却不能随便涨价,所以物业要可持续经营,就要考虑控制人工费用,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降低成本。

资本市场推动是大背景。要迎合资本口味,变革物业公司,传统开发商确实很难快速响应,找互联网人来搅动牌局,不失为一种方法。

2、深度焦虑。

「地产没有梦想。地产相对短视些,需要尽快出成果。而梦想往往是中长期规划,地产老板或许不允许等一个梦想落地。」一位地产朋友说。

地产老板们如今普遍压力很大,转型压力与多元化跨行道的压力并存,带来深度焦虑感。当然,地产职业经理人们也不例外。

平心而论,地产及物业公司目前对科技、数字化的接受程度,比一年前要好一些。

要避免的情况是,不能让老板的预期永远超过互联网人的实际交付能力。

互联网人加入物业公司后,上下层级都是地产一脉,沟通成本、业务推动障碍都不会小。

科技成果都是要靠时间和资源堆出来的,老板的决心与耐心很重要。

3、难易之间

一位互联网公司高管告诉董小姐,其实,对互联网人来说,物业延伸增值场景,都太细太碎了,没有太多的创新,站科技角度,基本都是工程集成的问题。而核心物业的运营系统,其实也不复杂,很多时候,是被传统的物业管理搞复杂了。

这么一来,互联网人来地产行业、物业行业,有点像降维打击,难的不是技术活,而是适应一种全新的气候与土壤。

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是来创造科技产品的,而更多是用成熟技术快速集成出一个系统,来支持业务的需求,本质还是传统IT的运营模式。

可是,互联网背景的科技人,往往习惯了要自己对产品功能做主,但地产这边的传统IT模式,只是承接业务的需求输入,对产品功能话语权不大。

这可能就会造成互联网人的心理落差和手感差异。

所以,大量互联网人进到传统企业,要么要做改变去适应公司,要么能够让传统企业改变自己的文化,去适应他们自己。

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回到公司数字化的一些核心挑战——数据质量、流程效率、管理提效、体验提升。

总之,对个人来说,跨界是一场真枪实战的考验。

因为能力要求点更多元了,土壤环境也更复杂。互联网人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可比在互联网公司孵化新业务难得多。

最后,董小姐还是很高兴看到,阿里大咖级人物进入地产与物业行业,我觉得,这让战局变得更好玩了,也更有新鲜感。

祝福范驰在金地物业的下一程,期待新故事的出炉。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