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召开。今年大会主题延续“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立足上海搭建起全球金融科技的顶级对话平台,10余位享有盛誉的中外院士以及500多位行业领军人物作为演讲嘉宾,共探科技趋势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思必驰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雷雄国受邀参加其中“数智技术推动绿色电力及智能汽车产业变革”见解论坛,分享思必驰中枢大模型在塑造未来汽车交互场景中的应用,并与来自吉利汽车、商汤科技、智行盒子、蚂蚁数字科技的多位嘉宾共同探讨数智技术如何解决产业痛点、推动产业变革,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体验和更安全的保障。

中枢大模型塑造未来汽车交互场景

雷雄国首先介绍了思必驰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成果,以及在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汽车领域上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模型在汽车行业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是,通用大模型仍有其局限性,比如实时知识缺乏、专业技能欠缺、自主能力不足、协作意识薄弱等,而用车场景是一个非常注重安全以及交互准确率的场景,对AI大模型的严谨性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在与车企的沟通中行业普遍认为,把单一大模型的优势整合到一起,以多模态的形式组合上车,是当下更符合“大模型上车”的可落地的方案。

基于此,思必驰提出中枢大模型的方案架构,打造“1+N”模式,即“1”个百模中台(中枢大模型)与“N”个专业大模型组合上车,打通前端语言处理、用车场景与后端模型生态,形成车载垂域的生态圈,使车载AI体验从“语音指令”迈向“语言智能”+“工具智能”。

首先,语音交互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最核心的底座,语音识别以及意图理解的准确率会直接影响大模型上车的体验。通过中枢大模型的架构,可以把系统、用户与用车场景深度融合,快速实现智能座舱语音交互全技能、全场景的重构升级。

此外,当前在市面上有非常多优秀的大模型,每个大模型又有自己的核心优势,通过中枢大模型可以实现对这些大模型核心优势的融合、调度,以发挥出众家之所长。最后,以Agent框架为主体,以人为中心,通过中枢大模型可以快速建立端到端的体验,并拓展出智能座舱下的新应用、新体验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以开放生态助力主机厂“破局”创新

汽车智能化发展按下加速键,但由此也带来现阶段智能座舱呈现同质化趋势、人机交互设计遭遇瓶颈等新的问题与挑战。“主机厂如何破局,平衡用户需求和技术创新”成为本次圆桌讨论的重要话题。

对此,雷雄国认为,随着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进入到崭新的阶段,车企已经不再满足于基础交互功能的实现,不同的车厂对自己的品牌的呈现有了更多诉求,并延展到对智舱背后的语音的诉求,以及其中的情感的诉求,这就意味着,车企对语音的定制化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于车企的这种高度定制化要求,思必驰为客户提供了DUI2.0平台。该平台是思必驰的全链路智能对话定制开发平台,它不仅为客户提供技术能力的定制,同时也提供产品能力的定制,而且能够做到批量生产的定制化。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之上,思必驰进行了一定的生态开源以及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在内的一整套赋能的体系,使得主机厂依靠自己的团队就可以快速地完成产品能力的迭代,进而满足市场与客户的多元化的需求。

在圆桌讨论的最后环节,嘉宾们从自身行业角度探讨未来三年的重要技术趋势。雷雄国认为,在大模型落地过程中边缘计算、用户隐私安全、多模态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未来三年最核心的技术发展方向就是如何让用户更放心、更好地用车。

思必驰在汽车行业深耕近十年,服务国内外60多家汽车品牌,始终围绕主机厂、围绕用户的用车场景,致力于提升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体验。在此过程中,如何平衡好技术的快速演进与用户的极致需求,如何凝聚行业生态,让整车、主机厂和用户更大程度上去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是思必驰一直思考与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