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最早可以溯源到100年前的剧院和舞厅。那时为了满足人们在同一空间下,举行不同活动,需要“一键式”切换预设的照明灯光效果,因此一开始就以系统形式出现在商用空间里。 60年代路创从固态调光器开始推广基于可控硅实现前切和后切调光,后来又有Dynalite、Clipsal,、Crestron等公司的加入,对当时主流的白炽灯和卤素灯提供了完美的控制效果,受到照明设计师的青睐,在酒店、餐厅、办公室等高端场所得以推广应用。

2008年以后,LED光源和灯具逐渐取代传统光源和灯具,新的通信协议也层出不穷,并且随着IOT与无线协议的发展,以单品为主的智能光源和灯具在一些科技尝鲜者圈内流行起来。但是现在大家发现单品不能满足需求,从智能照明单品向系统转换的趋势变得更加清晰,主要原因:

1)照明应用的核心就是在合适的空间里,合适的时间点,提供合适的照明效果,满足合适的行为需求。单品很难满足这一类的需求;

2)消费者和用户对照明应用的需求也逐渐发生改变。如“无主灯”的概念就是起先在酒店等高端场所的照明设计理念逐渐走向家庭,一些顶级照明设计师也从原来只承接商用空间的照明设计转向承接住宅的照明设计。

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商用场景还是家居场景,如何与照明设计师进行紧密配合,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方案,成为厂商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急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照明设计已经有很多教程,基于跟众多全球顶级照明设计师合作的经验,我认为智能照明设计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六个关键步骤:

关键步骤一、概念设计:

照明的概念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照明方案和设计理念的阶段。

1、收集信息

项目背景和需求:空间用途、功能、人员、行为;

环境因素:自然光线、建筑风格;

其它信息:建筑材料、家具布置。

人是活动的主体,而场景是围绕人的行为打造的。在概念阶段,必须要充分理解人的行为及所需要的场景,以及空间如何围绕行为和场景建立,并营造合适的氛围。智能照明的设计更加需要对动态的场景进行分析。

如果是商用项目,还要了解竞争对手,技术标段和商务资质的要求,以及项目预算情况,项目启动时间,关键节点,交付时间,招投标方式等。

2、照明目标

业主和用户的需求,以及照明设计师想实现的照明目标:舒适、效果、氛围、节能、健康等。

3、创造概念

照明设备、灯光分布、灯光参数、照明控制。

这个阶段主要是概念性设计,同时智能照明的要求是动态的,应该在同一空间呈现出不同场景的概念效果,而不应是静态的单场景表现。

4、可视化表达

可用的形式包括:图形、图标:手绘、CAD、三维建模等。可用的工具则有很多,可使用下面的光学计算和模拟工具,迅速抓住用户的眼球。也可以简单直接地阐述理念,如全球顶级照明设计公司LPA常用的手绘形式也很具有吸引力。

5、光学计算和模拟

照度、均匀度、光线追踪渲染等。代表性的工具包括Dialux,这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灯光设计软件,对设备厂商收费,对用户免费,用户界面直观,其它还有Relux、AGi、Visual、LightTools等。最近酷家乐也在加速在照明行业的推广,在家庭应用及一些简单的商用场所,可以快速输出设计效果,是个不错的工具。如果需要跟室内设计结合,AutoCAD、3DSMAX、VRay、Photoshop、SketchUp这些软件都非常好用。如果需要VR 渲染,Mars也不错,基于UE4引擎开发,可以实现PC/VR双模编辑。

( Dialux的计算效果)

这一环节其实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深化设计都需要提供,只不过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细节和深度是逐渐变化的。

6、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选择:

功能和用户体验设计系统选择:稳定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和兼容性, 安全和保密性设计。

关键步骤二,初步设计:

照明的初步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详细的灯具选择、灯光布局和控制策略的设计阶段

1、 要进一步澄清照明需求,确定需要满足的光照水平、照明效果、色彩温度、色彩还原指数等方面的要求。

2、要对灯具进行选择,确定灯具造型、光学参数、功率、寿命、安装方式等因素。也要充分考虑能源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3、要进行灯光布局设计,确定灯具的布局和安装位置。根据照明需求、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等条件,选择灯具的放置位置和方向。使用光学软件进行光学计算,预测光照水平和均匀性,并根据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4、智能照明里关键的一步:照明控制策略

确定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策略,特别是要根据场景需求,做好调光、分区、回路、传感器控制、自动化、天文时钟、逻辑触发等技术分析,以实现节能和个性化的照明效果。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设计相应的照明控制方案。

5、制定照明计划

根据灯具布局和控制策略,制定详细的照明计划,包括灯具的具体位置和安装方式、照明电路的布线方案、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等。制定计划时要考虑照明系统的易维护性和扩展性。

6、原型测试与验证

完成初步设计后,制作一个原型系统进行测试与验证。测试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关键步骤三:深化设计

照明深化设计是在照明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详细设计照明方案的阶段

1、确定详细照明需求

对光照需求进行更加详细的确定和澄清。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具体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需要满足的光照水平、光照均匀性和光照分布等具体要求。

2、灯具和光源的细化选择

进一步细化灯具和光源的选择。考虑不同区域和任务的灯具类型、功率、色温、色彩还原指数等特性,以及灯具的安装方式和可调光性能。同时,考虑能源效率和持续性,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灯具与光源。

3、灯光布局

确定灯具的布局和安装位置。根据照明需求、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等条件,选择灯具的放置位置和方向。使用光学软件进行光学计算,预测光照水平和均匀性,并根据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4、光学计算和光布局优化

利用光学软件进行更加精确的光学计算,预测和优化灯具的光照分布情况。根据光学计算结果,进行灯具的布局优化,调整灯具的位置和方向,确保光照需求的满足和光照分布的均匀性。

5、控制系统设计

在照明深化设计中,需要详细设计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照明方案的需求,确定控制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设计控制回路的布线,考虑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的实施。同时,需考虑照明场景和功能的个性化需求,如分区调光、传感器控制等。

6、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和技术规范

根据照明深化设计的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和技术规范,包括灯具的具体位置和布线、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接线、电源线路的详细设计等。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上面这三个关键步骤中,如果是参与商用项目,照明设备厂商需要配合设计师准备的资料很多,总结如下:

后三个步骤主要侧重在确定商务合作后的实施落地过程。从参与设计到签订合同并收取预付款,这中间的过程资深销售一提起来往往是眼含泪水。特别是商用项目,不到签订合同并收取预付款,都不能说确定拿下这个标,因为这中间的变数太多。这里先略去不表。

确定商务合作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实施落地中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水平决定了客户满意度、行业口碑以及未来的生意机会。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智能照明的圈子并不大,如果一个项目做砸了,会很快在圈子内传开,设计师和业主都会对相关的品牌和产品心存疑虑,很难再次得到推荐和使用。

关键步骤四:施工调试

1、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电路的接线正确且牢固,确保设备的安装稳固可靠。

这一点我们在以前的项目施工中是有深刻教训的。因为布线和调试往往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在负责,如果是用KNX、DALI等总线方案,一定要检查线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以及接线是否到位,以前我们就碰到安装公司使用不合格的KNX专线造成通讯失败的情况。

2、调试前检查:确保灯具和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连接,以及相关设备的供电正确。检查通信线路和网络连接是否稳定。

如果以无线网络为主,一定要排查设备安装位置附近是否有干扰,例如,不建议把网关和关键设备放在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附近,容易对设备造成干扰。同时要检查固件版本,确保使用最新的固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智能控制系统设置:配置灯光场景、定时、开关、调光等功能,确保控制系统的参数和设置符合设计方案,调试和测试系统,验证控制功能。

所有的设置一定要跟控制逻辑表核对清楚,如果有改变,要及时更新。

(控制逻辑表示例)

4、协调与整合:

确保灯具、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间的协作和整合;

测试并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场景切换和数据传输等性能指标。

5、清晰的文档记录:及时记录和整理系统的配置信息、参数设定和调试过程。

6、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培训和支持。确保用户了解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能够正确使用控制设备和界面。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指导。

方案设计得再好,在现场也要进行调试。我们在跟全球顶级照明设计师配合时,他们在项目调试过程中经常连续工作数个通宵,一个原因是照明效果主要在晚上观察。

其次是设计师在不断微调过程中才能找到现场最佳的感觉,从而实现最佳的效果。智能照明同时要重点检查自动化设置和逻辑设置,确保按照规划运行,否则很难达成预想的节能等效果。

关键步骤五:验收

验收决定了项目是否可以顺利交付,款项是否可以回收,财务是否可以准确记账等等。

1、设计要求:确认实际实施与设计方案要求一致。核对灯具与控制设备的型号、数量、位置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2、照明效果:检查不同场景下的灯光效果:亮度、色温、色彩还原度、均匀度等。

3、控制功能:测试各种控制功能。包括调光、情景模式、定时开关等功能。指令响应时间和效果。

4、自动化功能测试:测试传感器和自动化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人体感应、光感、温度传感等是否灵敏准确,自动化功能是否按预期触发。

5、文件和记录核对:核对系统文件和记录,包括施工合同、设备清单、操作手册等。检查施工和安装过程的记录和图纸。

6、用户培训:为最终用户提供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步骤六:维护保障

智能照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维保工具。如果有一套基于云端的平台系统,设备使用情况、使用寿命、设备故障等可以及时反馈到平台上。这样一来,设备厂商可以与甲方或者运维方签署维保合同,及时提供服务,并通过服务增加对客户的粘性及后期的收入。

1、制定维保计划:包括维护频率、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制定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的维保计划。

2、定期进行巡检和保养。可通过系统设定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监测设备状态。

3、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升级,包括软件和固件的更新,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4、定期提供培训,介绍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用户提供远程支持和问题解答。

5、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智能照明系统的数据,包括设置和配置文件等。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更新时,可以方便地恢复数据。

6、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智能照明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情况。通过用户反馈、能耗数据等来评估系统的效果。基于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这六个关键步骤中,厂商需要准备的文件和资料汇总到一起如下:

文件清单汇总:

 

智能照明要注意易用性,并不是功能堆砌越多越好。对于终端用户来说,简单直观的操作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