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仁
人物简介【李秉仁,1951年生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 1995年,在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工作,1985年任副处长,1991年任处长。1995年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1998年任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2000年兼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任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司长。2006年任建设部办公厅主任。2008年10月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信息海量化、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的特点,使城市信息化建设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城市畅通运转的基础,如何运用高科技的手段使城市管理更加有效?对此,住房和城市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将带动城市管理模式变革,在提升城市科学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城市信息化建设立足并着眼于民生
李秉仁指出,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李秉仁表示,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运行环境。在城市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更有利于提高政府改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民生,整合信息资源是提高民生质量的有效手段,比如很多城市已经建立的电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市民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者网络查询时时的出行信息、停车场信息等。
所谓城市信息化,就是以提高城市集聚辐射力、高起点融入经济全球化为目标,建设由大容量国际出口宽带、互联互通多媒体交换的通信主干网和多种宽带接入网组成的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并致力于实现城域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整体推进城市的信息化开发与运用。城市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过程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更是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等领域的过程。
“数字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是关键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在全国50多个城市进行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试点应用。“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涵盖城市规划、管理、经济、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作。
李秉仁指出,虽然“数字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但其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我国数字城市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的原则,主要以城市各级政府在主导建设,缺乏科学、实用的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和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导致已经称之为建成“数字城市”的模式多样,实际上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城市”相差甚远。除此以外,李秉仁认为目前“数字城市”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城市的各个信息系统还处在一个个信息孤岛状态,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依旧突出;城市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依然不足;缺乏针对数字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专家咨询助推“数字城市”发展
加快打造数字城市,既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李秉仁指出,数字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抢抓全球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和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讯网多样化发展的机遇,立足城市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教创新优势,以提高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百姓生活等各领域应用水平为着力点,继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数字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目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以下简称数字城市专委会)会正在积极开展数字城市的规划,指导试点项目的建设及实施。对于数字城市专委会的专家团队咨询模式,李秉仁表示,数字城市规划涉及领域众多,各城市的专家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将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科研成果融入到数字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过程中。另外,城市间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应注意保留个性化的内涵。数字城市专委会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城市规划,可以发现并纠正在数字城市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
据悉,数字城市专委会特组织专家咨询团队对铁岭数字城市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数字铁岭”建设规划纲要》编写工作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