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9月17日至19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

9月17日至19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首日的媒体见面会上,12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重量级嘉宾立足各自的视角,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认识和期望。

我们梳理出了这12句话,带你走近他们眼中的人工智能。

目前AI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要把AI比作一个人的话,我认为它现在才是一个出生了几个小时的婴儿,AI目前还处在一个非常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什么惊人的突破。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陆永青

我们训练AI都是应用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但如果世界改变了,比如用人工智能做了搜索引擎,但其实语言是在不断改变的,当语言改变了之后,效果就会不那么好。我们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提高人工智能的普适性。

——计算机科学家、Landing AI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吴恩达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目前大部分AI技术尚处在人们的“期望膨胀期”,但不是所有的AI技术都会存活下来,有些技术会消亡、和其他合并,有些技术则进化。当AI技术能越来越多地以开箱即用式的解决方案交付时,才意味着这个产业的发展达到了成熟期。

——高德纳全球管理副总裁Phil Todd

AI给不同的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大家都说互联网时代是“唯快不利”。但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够利用数据对产品的能力进行快速迭代,才是制胜的法宝。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及CEO彭军

上世纪90年代德国探索自主驾驶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光靠车是愚蠢的。不能把所有风险都放到车上,只有城市、道路、车和网络协同,才是可行的。车要认路,路也要认车。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

AI时代的到来使得半导体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摩尔定律几乎要完全失效了,必须要有新的处理器架构去分配越来越大的计算和处理负担。

——全球异构系统架构HSA联盟主席兼优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通用处理器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Glossner

区域与全球视角下的AI发展是什么样的?

在上海,每天有1100万人次在用地铁,微软希望和上海市政府一起,通过微软智能云平台,进行地铁和地面交通的管理,逐步落实“城市大脑”的概念。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

在世界AI发展的图谱里,中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算力方面发展得非常好,而在算法方面,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去加强和推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

应用是包罗万象、不可枚举的,火车运货需要运各种不同的货物,有各种需要,但我们还是需要造铁轨和发动机。越往底端走,能够共享的资源就越多。在不同的领域里,数据的形态、具体的任务可能不一样,但数据的处理、算法的测试和编译实际上是很相近的。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副系主任、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公司Petuum创始人和CEO邢波

AI是一种跨学科、跨产业的创新,它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科学,而在于建立行业性学科性的联盟和信任机制。AI的成长过程中会建立起哪些信任机制,又会毁掉哪些原有的信任机制,将会决定AI未来的发展高度。

——新思科技全球总裁兼联席CEO陈志宽

AI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AI取代人类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AI不仅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反而能通过提高生产力,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给人类。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比尔·戴利(Bill Dally)

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AI技术能够加剧国与国和人与人的贫富差距。我们听到很多大公司在谈论他们在AI上制定的伦理规则,但他们不应该是这些规则的制定者,我们需要这整个社会、哲学家们、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机构一起去思考这个问题。

——悉尼大学副校长Michael Spence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