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时代的变化,让云计算的意义变得不同,竞争维度正在发生改变。早期的云计算是互联网公司和创新公司的“专利”,那时云计算的意义在于颠覆,打破传统IT的常规,创造新的生产力。今天的云计算,则是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它的意义在于赋能,作为通用的资源,润物细无声的驱动行业的进化。
时代的变化,让云计算的意义变得不同,竞争维度正在发生改变。
早期的云计算是互联网公司和创新公司的“专利”,那时云计算的意义在于颠覆,打破传统IT的常规,创造新的生产力。今天的云计算,则是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它的意义在于赋能,作为通用的资源,润物细无声的驱动行业的进化。
换句话说,云计算早已超越了基础设施资源的竞争,转入了全维化的竞争。计算能力上,涵盖从通用计算到AI计算,再到IoT等高性能计算,同时还要通晓企业架构、流程、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诉求。
这为云计算在新一个阶段的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为什么去年华为战略投资华为云,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从全维云计算的视角去看,业界也仅有华为拥有在所有维度作战的能力,而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只能在其中的某个维度上与华为云竞争,这才是华为云的可怕。
华为云从不等风,却总能做到水到渠成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18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表示,“过去30多年,华为在ICT上基础的技术和能力,通过华为云开放给所有的伙伴。华为希望这些合作伙伴,在华为云的平台上,去解决企业智能化、数字化面临的所有问题。”
这句话背后其实有两个含义。第一,华为云并非是来得晚,而是恰逢其时。是华为在ICT技术金融融合之后的一次集中释放。第二,华为云存在的意义,还是要去解决企业转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那么,新时代的企业上云到底发生了哪些新挑战?
首先,从传统企业上云的角度看,大中型企业客户面临数字化转型诉求,而云是企业成为数字化企业的基本能力。近年来,我看到很多的大中型企业在新业务的上选择了云的模式,未来云的能力将会渗透到企业的常规流程和传统业务当中。
其次是新兴的云原生企业。这可以从2015年的互联网+说起,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独有的商业模式,而是一种通过云的力量延伸出来的互联网能力。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叫:互联网业务云基础设施2.0。其本意就是指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波云需求。
比如今天谈电商,并非是阿里、京东和苏宁所独有。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服务型企业等都在自建电商。例如航空公司就需要自建售票系统,传统零售转型也需要电商化的支持。再比如视频和直播,也不完全是快手和抖音的天地,很多行业比如在线教育也需要视频和直播的能力。
郑叶来说,“华为从不看风口,我也不知道风向在哪里,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踏踏实实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成绩,自然会水到渠成。”
的确如郑叶来所说,无论是企业上云还是互联网企业在cloud2.0时代的新需求,华为云都做到了顺其自然,无论从技术,战略,全球布局,再到大企业治理等多方面表现出全方位的优势。
首先,对企业上云来说,华为云的优势除了技术之外,对企业的理解一直是致胜的法宝。华为在过去三十年一直是服务全球的企业,熟悉企业的治理架构,熟悉企业的应用,最懂企业数据治理,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数据治理平台。所以华为云提供一个包含公有云在内的混合云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今天企业最好的选择。同时华为云有全球非常强大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团队,所以Cloud 2.0的时代,企业和政府向云转型的时候,华为云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其次,针对新兴的云原生需求,华为云的优势在于:第一,华为云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这个角色定位让企业没有顾虑。第二,华为云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比如华为云在CDN领域携手三大运营商,一起打造开放的CDN系统,提供智能灵活配置的API,满足CDN客户高可用、抗劫持的需求。从2018年7月1日起,华为云CDN将会全面提供服务,去满足直播和视频的云需求。
有边界也有渴望,华为云是黑土地理论的深层体现
年初时,华为提出了未来的使命与愿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 郑叶来认为,黑土地理论其实是有很深层次的意义,过去华为变现的模式是通过产品交付获利,华为本身也在改变自己的模式,通过云服务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同时做到了通过服务获利。
据悉,华为多位高层都对云BU特别关注,要求华为云要做到打破陈规,野蛮生长,坚毅前行。如果说黑土地为华为云的发展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和边界。那么打破陈规的野蛮生长就是华为云对云计算市场地位的一种渴望。
我认为所谓的野蛮生长是指华为云的发展速度迅猛,截至目前华为云已发布14大类100+云服务,60多个解决方案,在用户数、资源使用量方面实现300%的增长,云服务伙伴超过2000家。上线了包括制造、EI企业智能、电商、SAP等多个解决方案。自华为云成立后,用户数、资源使用量都增长了3倍以上。如此快速的奔跑,以至于行业对华为云的到来有了一种“狼来了”的看法。
但其实,华为云从来不拿边界限定技术,也不靠无界来招揽生意。去年华为云的边界是: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前者是面向合作伙伴,上不碰应用,将利益留给生态;后者是面向客户,华为承诺上不碰数据,让客户安心。之后,华为云又增加了“中间不碰股权“,表达了华为对生态活跃度的重视。的确,不能激活,存在障碍的生态都不是好生态。华为云始终恪守边界,做到了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正如郑叶来所说,“华为云聚焦于自己擅长的市场,合作伙伴也要聚焦于他擅长的事情。至于黑土地里要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取决于客户需要它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华为云还是聚焦ICT基础设施,这对华为来说变化并不大。”
郑叶来也认为,“市场份额之争是横向之争,依靠的是产品创新,而战略创新是纵向深耕,靠技术获取市场份额。“所以,技术的领先将是华为云赢得市场的最重要的标尺。总结华为云的优势就是“技术先导,有长期投入的愿景,并因为边界更值得信赖。”
做智能时代的企业抓手
徐直军在演讲中说,“今年在华为云上,注入了AI的能力,这就是EI平台。任何企业基于华为EI平台,都可以利用AI去实现价值提升和创造。”在华为智能世界的大愿景下,华为云显然是企业通向智能化的一把抓手。
第一,华为云本质上是华为对其三十年的技术和能力的一次释放,而未来公有云之间的竞争是全栈能力的竞争,华为在大部分能力上有积累且技术领先,比如IaaS层的裸金属、云OS、主机OS、服务器、存储、芯片、AI等方面做到了全面的突破。
第二,在AI方面,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包括Device AI+Chip AI+Cloud AI,Cloud AI就是指企业智能EI。在本质上,华为EI就是要把华为多年来通过AI解决华为公司内部生产、物流、供应链、终端等领域问题,所积累的一些相关的能力、知识和方法,分享给更多企业,与企业应用场景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
第三,在边缘计算方面,核心是讲云的关键能力,轻量化延伸到边缘,以新技术的生产力,释放个传统行业的应用潜能,几个典型应用场景如安平,工业场景,车联网场景等,对于公有云厂商,需要从自身云架构出发把计算能力延展到边缘。
第四,在区块链方面。郑叶来表示,“核心还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从企业预测,生产,供货,销售及服务的端到端过程看企业实际的痛点在哪里,逐步迭代”。华为云区块链服务BCS 已于 3 月 30 日正式对外开放,使用 BCS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基于自身业务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同时在4月17日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云也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加速区块链技术的行业落地。
从这些一系列的技术优势,我们也不难看出,华为云已经在每一项云和新技术的融合上下足了苦工。这也是华为云能够在未来多维的云计算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华为云的差异化,就是技术的深度与行业的广度结合,并坚守边界,成为所有企业上云的好伙伴。